1911年清朝派遣海軍的防護巡洋艦海圻號,先到英國參加英王喬治五世的登基的觀艦式,然後轉到北美多國訪問。這種遠洋跨國式的艦隊出訪,在當年來說,是種表現國力宣揚國威的行動。
1911年4月海圻號遠赴英國開始這次跨洋航行,在到達新加坡時,艦隊統領程璧光下令艦上官兵把辮子剪掉。8月海圻號抵達美國紐約,其後到過古巴及墨西哥。回航時爆發辛亥革命,艦隊支持革命而艦上改掛民國五色旗幟。
到達紐約港的海圻號巡洋艦
在紐約市訪問時進行閱兵式的海圻號水兵
身穿英式海軍大禮服,在紐約市美國前總統格蘭(Grant)墓前獻花的艦隊統領程璧光,而身旁合照的是紐約市長William Gaynor。程璧光可說是個傳奇人物,甲午戰爭完結時代理清艦隊向日軍獻降表,因此戰後被批評,後得李鴻章保薦,到英國監造海天及海圻二艦,其後一直升遷至艦隊統領。民國時任海軍司令,後來支持南方政府的護法運動,1918年卻被行剌身亡,至今原因不明。
海天號或海圻號巡洋艦,當時正在英國試航當中,照片顯示當時仍是塗上維多利亞式塗裝,艦艏有典型的清海軍黃龍浮雕圖案。甲午戰爭後清政府重建艦隊,因而向英國訂造海天及海地兩艘巡洋艦,主要武裝是兩個單裝20cm炮砲塔,後來海地易名為海圻。海天及海圻號成為艦隊的主力艦,而海天號在二十世紀初意外觸礁沉沒,此後海圻號成為海軍重要艦艇。民國時期先後為張作霖及南京國民政府擁有,1937年日本侵華時期,該艦坐沉於長江用以阻礙日軍進侵內陸。
痞客邦PIXNET博客鏡像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