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立級輕型空母的誕生,是美國政府有鑑於艾塞克斯級空母的建造期較長,期間計劃建造由克里夫蘭級輕巡改造成為航空母艦,可填補當中的真空期海軍航空兵力的空檔。事實上獨立級空母在太平洋海戰中都參與了重要戰役,而二次大戰中海軍航空兵又舉足輕重,獨立級是對打擊日本帝國的中堅力量之一。
獨立級空母在克里夫蘭級輕巡的艦體基礎上,加建全通式航空甲板及機庫。由於艦艇重心上移,為了重心平衡,因此在艦舯部外舷加寬,以增加適航性。雖然如此,獨立級在面對惡劣氣象下航行,艦艇仍會搖擺不定。
1944在風暴中航行的獨立級空母
模型是大約在2008年製作。
這套模型使用了DML的CVL-24 Premium版本,聽說原模具是由Pitroad開發的,後來轉讓了給DML。而Premium版本便是在Pitroad套件基礎上,再將甲板那片板件重開(包括一透明甲板),另外加入兩片PE,以及Cartograf印製的一大片水貼。
以往Pitroad亦開發過1/700的克里夫蘭級輕巡,而由於獨立級舯部外舷實際上是加厚了,所以Pitroad當時把艦身分成三段,這樣使到艦身部件密合度條件比較差,尤以在艦身三段以及跟外舷垂直面部件接合時,出現很明顯的夾口及落差,非下一把功夫沒法將其擺平。
另外透過觀察一些克里夫蘭級輕巡及獨立級空母的照片,可以察看到,克里夫蘭級輕巡艦尾近水線位置,其弧度實際上是較少了的,即是較甲板位置那段艦尾扁平,所以我以混合補土,把艦尾近水線位置重塑修正一下。
另一個要修正的地方是艦島上的雷達塔台,模型附帶的PE部件多少跟實際有些出入,尤其模型說明書建議更換成的PE部件,就我研究似乎是CVL-26 50年代的艦島構型,並不適用於二戰時期。另外要留意,獨立級早期艦島上裝置SC2雷達,而後期(大概是45年時)更換成體積小許多的SM對空天線,並因此將SM天線位置後移,從而解決SC2雷達佔面積較大。在裝上SM天線後便把雷達塔台前後兩端截短,並且由於塔台重心改變了,因此把後面位置的引導回航天線桅杆前移,這使整個塔台的構形外觀上有明顯改變,打算做獨立級的模友大概要留意了,塔台這裡我是重搭出來而放棄了原有部件。提到雷達,此套模型亦附帶了盤狀的SK-2雷達部件,而CVL-26直至戰爭結束,還是使用平面狀的SK雷達的。
迷彩及塗裝方面,由於我是設定在1944年10月時期。根據ShipCamouflage.com提供的資料,那時期CVL-26是塗裝Ms33/3D迷彩,詳細式樣圖亦可在該網找到,而且似乎是比較可靠的官方公式圖,比起模型說明書的資料來的可信。而有說因為在萊特灣海戰當中,這種干擾迷彩成為日本攻擊機的良好瞄準目標,引致CVL-23普林斯頓號,在該戰役中遭受重創並且沉沒,因此在該戰役後,獨立級很快便改塗Ms21迷彩。
艦載機方面,美國海軍43至44年採用了三色迷彩,而44年5月直至大戰末,艦載機改用全深藍色塗裝。有說全藍塗裝實施首三數月,或許是更改塗裝需要時日,有個別編隊在此期間仍舊在使用舊塗裝的。而國籍識別方面,43年有一段時期是有紅色外框的,後來則全面使用藍框白星/白條,這兩種識別模型水貼都有附帶的。順道一提說明書指示的國籍識別,有個別位置或方向是錯的,不過慣做美國海軍機的模友應該比較能掌握的,否則便需要自行多搜集資料。另外在CVL-26艦上服役的是VF-28/VT-28編隊,其中VF-28的F6F地獄貓翼端有一白間條識別。而獨立級艦載機的種類上,43年時期使用的是F6F+TBF/TBM+SBD,但由於SBD佔用艦上空間較多,很快便被TBF/TBM完全取代。說到獨立級上服役的TBF/TBM,便不得不提及在二戰時期,美國總統布希曾駐在CVL-30艦上,開過TBF/TBM參與對日作戰。
剩下來還需要自行補上一些模型套件欠缺了的細節,例如LSO平台,以及左舷的四枝起倒式天線,都可以透過實艦的照片作為參考補造出來。由於製作時放棄了使用透明甲板,那片機庫地板亦一併放棄了使用。
上色方面,這模型是全手塗的。
痞客邦PIXNET博客鏡像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